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客戶成功案例
全球領先的自動化生產解決方案供應商廣運機械,隨著營運國際化,需要更多數位工具來加速設計效率以滿足客戶需求,透過 Autodesk Inventor、Revit 和 Navisworks 解決方案的導入,除了提升內部設計效率也有助於促進與合作夥伴的協作,創造業績成長。
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
不管是線上購物快速到貨的物流中心自動倉儲系統、迅速正確將行李運送到目的地的機場行李處理系統或是捷運月台上保護旅客安全的自動閘門,這些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自動化設備,全都來自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運機械)。
廣運機械深耕物流自動化領域已 48 年,除了拿下全台三大電商平台的物流系統專案,近年更跨足運輸交通等公共工程領域,為桃園機場捷運提供行李設備處理系統,而中華郵政的倉儲物流系統也是出自他們之手。不只台灣,廣運機械所提供的設備與服務也行銷至亞洲與歐美各國,生產據點則分布台灣、中國及越南等地。
廣運機械本身擁有軟體、韌體、硬體等全方位自主技術與人才,然而隨著公司營運腳步不斷向海外拓展,要滿足各地客戶在交期、品質等方面的需求,還需要在產品設計階段以及各個開發流程中導入更多數位工具,以協助提升設計效率並避免人為疏失與錯誤。
透過導入 Autodesk Inventor、Revit 與 Navisworks 等產品設計與製造工具,廣運機械大幅縮短標準設備 56% 的設計時間、非標準設備 26% 的設計時間,並且提升非標準設備 50% 的設計準確度。特別的是,廣運機械不只是將 Autodesk 工具運用在各種自動化設備的設計上,更透過委託 Autodesk 經銷商大塚資訊,客製化開發出圖作業常用的表單程式,同時也自行開發批次作業功能以及結合智慧眼鏡開發虛實組裝協作系統,都大幅提升整體作業效率及生產力。
“ iLogic 參數化的設計流程對我們機械背景的人來說也很好上手,只要把參數抓出來,給它一個輸入介面,就可依照所需調整設計,再加上可利用 ChatGPT 幫忙寫程式,更有助於快速完成設計上的重複工作。”
— 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機械設計部管理師 蔡睿綺
在產品設計方面,廣運機械將一套設備產品中有較多重複設計的部分發展成為標準設備設計,以物流系統來說最典型的標準機就是動力滾筒輸送機。動力滾筒輸送機是整個物流系統的核心,以一座較大規模的物流倉儲中心來說,若一樓到四樓都佈滿動力滾筒輸送機,全部串連起來可長達幾千米,甚至總長度須以公里計算。但它並非從頭到尾皆相同規格,若設計師手動一台一台重複繪製將相當耗時。
而透過 Inventor 當中 iLogic 的參數化設計功能,設計師僅需輸入基本參數(如尺寸、滾筒間距等),系統就能自動產出符合需求的設計圖,如此便可輕鬆調整機身長度大小或滾筒間距等規格,大幅縮短設計時間。
而在非標準的設計部分,Inventor 也提供多樣的分析設計功能,包括重量統計、慣量分析、干涉分析、應力分析、框架產生器等,這些都是機械設計部門經常使用的功能,且對於非標準設計的專案尤為重要。
以框架產生器這個功能來說,Inventor 能自動進行切角、銜接方向設定和約束的處理,大幅簡化了設計上繁瑣的步驟,提升設計精度;在應力分析方面,Inventor 也提供 Von Mises 應力來模擬物件受力並計算出降伏強度與安全係數,以避免設備產生塑性變形;而質量與慣量分析的功能在進行機場捷運預辦登機系統的行李輸送設備設計上,有效節省舉升馬達選用所需的計算時間。
除了 Inventor 之外,在參與由工程顧問公司統包的公共工程標案中,廣運機械同仁也會使用 Revit 與 Navisworks 來進行 3D 建模設計並檢查設計圖是否產生干涉。蔡睿綺進一步解釋,以機場航廈等大型工程標案來說,建築樓層多、相關儀器設備承包商非常多且複雜,透過將設計圖匯入 Navisworks 中,便可檢查出廣運機械的行李輸送設備是否與其他機電設備、管線包商設備產生干涉,若及早發現問題系統會以綠色來標示,同仁便可儘早與其他單位進行溝通協調以及設計調整,減少未來專案出錯或延遲。
在產品設計圖完成之後,就需要依照設計圖來生產或申購所需零件,因此後續的出圖作業流程上,需要將 3D 設計圖轉成 2D 圖,最後交到生管部門。過去沒有自動化流程,需要工程師在發行簽收單當中一一計算並輸入圖面在各設備中所使用的零件數量,而這過程出錯率相當高。
廣運機械委託 Autodesk 經銷商大塚資訊在 Inventor 上客製 10 支表單與程式,這些程式大幅節省人力,並減少因為操作繁瑣而容易出錯的問題。蔡睿綺以「零件圖數量計算程式」舉例說明,物流產業的設備中有許多鏡像零件(俗稱文武向),這些零件雖是鏡像但不完全相同,若在大組裝圖中重複出現這些小零件,人工計算起來十分複雜。而透過客製化程式可以標示出文武向,並且判斷鏡射件的數量,最後再加總計算出圖中各零件的總數量。另一個「螺絲發行明細表」也是十分方便的表單程式,匯入 2D 圖檔後先計算不同圖面中各種螺絲所需數量,再個別加總計算各種螺絲總數,「對我們來說,這是非常節省時間又精確的功能,」蔡睿綺說。
而「複製更名」的功能則是為了能讓標準機型的設計圖檔能快速複製到新專案檔來使用,以節省設計人員時間。可以輸入原工程代號、新工程代號,以及修改相關圖面與零件細節資料,有助於快速複製新物件。
此外,廣運機械也在 Inventor 上使用 VBA 自行開發批次列印、批次匯出、批次圖面更新自訂性質等功能,以減少使用者反覆操作。例如可以一次匯出多張圖面,選擇 PDF 檔直接列印就十分方便,畢竟在某些設計專案中有 100 張圖需列印是常有的事。或是也可匯出成 JPG 檔,用於虛實組裝協作的流程。
虛實組裝協作流程是廣運機械結合智慧眼鏡科技所開發的系統,當產品零件生產完成交到工廠要進行組裝時,透過此系統可協助新進人員快速上手查找零件。由於許多設備的組成零件相當複雜,師傅傳授給徒弟後可能很快又忘記,這時只要把該零件放在 3D 智慧眼鏡前,它就可透過電腦視覺辨識該物件,將可能的零件種類名稱顯示在眼鏡前,新進人員點擊後就可帶出組立圖檔、組裝手順等資訊,方便人員確認,有效簡化組裝流程,並降低新進人員學習門檻。
此外,廣運機械也將所有同仁都用得到表單或功能程式放在 iLogic 的整體表單中,例如有同仁開發鏈條規格長度計算功能,只要輸入鏈條路徑周長就能換算出所需的鏈條零件目數及尺寸長度,便於在 ERP 系統開單。這些雖是小功能,但卻能為每日經常使用的同仁節省不少時間,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整體而言,導入 Autodesk Inventor、Revit 及 Navisworks 軟體後,廣運機械在數位設計及產品開發流程上實現顯著的效能提升:
廣運機械很滿意 Inventor 等軟體所帶來的效益與成果,因此持續投資於 3D 資料庫的建置。2023 年,他們全面導入產品資料管理(PDM)解決方案,以實現無紙化作業,這套系統不僅簡化生產流程也有助改善資料管理。
近年來,各行業都在積極投入人工智慧(AI)技術,以推動其數位化轉型。AI技術的引入,首先需要實現標準化,這樣才能確保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有效整合。而使用 Inventor 這樣的專業設計軟體,可以極大地提升數位設計流程的自動化和標準化水準。通過 Inventor,我們可以更高效地創建和管理設計資料,確保設計過程的一致性和準確性,這為 AI 技術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起點
蔡睿綺最後分享,她也經常使用 ChatGPT 來輔助開發 iLogic,在過程中經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同時也解決設計開發上的問題。
經由 Inventor 等軟體在廣運機械全面的導入,成功解決自動化設備設計中的多項痛點以及開發流程中的繁瑣細節,顯著提升設計效率與準確度,讓廣運機械設計團隊能有更多時間探索更多創新設計,也促進廣運機械與其他合作夥伴的協作,為未來的業務拓展和創新奠定穩固的基礎。
2024/9/27 Design & Make Summit 年度大會
演講主題:數位設計:繪圖流程自動化
演講嘉賓: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機械設計管理師 蔡睿綺
探索一組內含 Inventor 和 AutoCAD 延伸功能,專為設計複雜產品、設備和系統的工程師打造的功能強大的應用程式。
Autodesk、Autodesk 標誌和 Inventor、Revit 和 Navisworks 是 Autodesk, Inc. 和/或其子公司和/或其關聯公司在美國和/或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註冊商標或商標。所有其他品牌名稱、產品名稱或商標均屬於其各自的所有者。 Autodesk 保留隨時調整產品和服務供應、規格以及 SRP 的權利,恕不另行通知,同時 Autodesk 對於此文件中可能出現的印刷或圖形錯誤以及其他錯誤不承擔任何責任。 © 2024 Autodesk, Inc. 保留所有權利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