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Results for "结构工程"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0
Forge在EPC案中的工程应用
1. BIM在EPC工程案的效用:简介EPC工程案之特点、EPC项目管理重点,探讨BIM如何发挥最大EPC案工程效用。EPC工程案的总承包模式下, BIM的技术应用能增强EPC项目团队协同管理,使得BIM建筑信息于工程生命周期应用越显重要。藉由BIM信息化技术将EPC各阶段的环节、结合各工程专业、透通贯穿各参与方的信息,进而可整合和推展建筑的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实现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让迈向智能建造为可能。 2. 工程设计冲突议题收敛:Forge在工程设计时间,担任协同平台角色,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之设计冲突议题收敛,同时对各设计模型版本做历程管理。另辅以Dynamo自动化隧道设计,整合Civil 3D的路线设计,自动于Revit产生隧道设计。且于2D施工图,自动标示尺寸。 3. 施工监测警讯实时通知:工程施工阶段,对工地开挖实施水压、土压、变形等监测,将实时监测数据透过MQTT、REST等传输协议回传监控中心,以Forge 展示3D模型监测点位及监测数据及图形同步显示,并针对警讯点实时通知工地应对处理,特别是针对实时暴雨,可避免工程灾害。 4. 施工质量保证:透过BIM设计3D模型,将门、窗等材质、尺寸属性纳入生产要求,门窗由工厂生产时,即纳入QRCode管控,可与BIM 3D模型一对一对应。待于工地现场安装时, 工人可用手机扫描门窗上的QRCode,手机将显示门窗应安装位置的对应3D模型及2D图。此为模拟自动施工基础概念,可为后续真正自动施工演进之参考。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1
基于BIM的全过程项目管理—晨曦科技自研BIM产品解决方案
1、晨曦BIM智能建模:基于REVIT软件晨曦科技自主研发了BIM智能建模,软件抛开传统的图层提取概念,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施工顺序及制图规范自动识别图纸内容,一体化完成图纸分割与整理、构件识别、生成REVIT模型等过程。将标准化、有规律的步骤交由软件自动完成,帮助用户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建模效率,同时与晨曦BIM算量无缝对接,完成土建、钢筋的快速出量。其中:晨曦钢筋建模针对复杂节点的钢筋模型进行实体布置,了解复杂节点详细情况,从建模效率及应用效果来看,已达到全中国第一。 2、晨曦BIM算量:基于REVIT平台一站式BIM土建、BIM钢筋和BIM安装的算量软件。 融入国内清单规范和各地计算规则,直接使用REVIT模型快速出量,形成清单量、定额量和实物工程量。本着减少广大预算工作者的工作量为第一要旨,突破了REVIT软件在构件划分思路不一致、布筋繁琐等难点,并实现了计量过程中的智能化、可视化、精准化和快速性。 3、晨曦BIM出图:针对BIM信息化模型,基于Revit平台二次开发的软件,集成了国内建筑制图标准、相关规范,能够快速生成二维相关的图纸,例如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其中:晨曦BIM钢筋出图,能实现从钢筋模型中读取相关信息,集成下料单、三维标注图、二维标注图三个信息展示模块,供钢筋加工厂、材料领用人、施工人员使用,大量节约现场钢筋加工的损耗率与人员成本。 4、晨曦BIM项目管理平台:以BIM模型为载体、工程进度为主线、投资管理为核心,通过以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资产管理为目标的工程项目总控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建立云平台+各方参与+BIM工程项目全过程总控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和各专业系统间信息断层问题,全面提高从策划、设计施工、技术到管理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应用效果。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1
站城一体、未来与科技的湾区之舞
深圳大运综合交通枢纽,是大湾区城市群联系纽带的重要节点,将打造成为深圳东部中心核心区、高水平的城市新客厅。 枢纽由地铁 3 号线、14 号线、16 号线,深大城际铁路等4条线路汇聚形成。建筑面积约16.7万平米,总投资约50亿。 针对枢纽设计过程中,大量使用非结构化数据,产生的信息冗余、数据衰减、专业信息冲突等问题,提出PDMO数据协同设计方法。 PLAN:方案设计; DATA:数据协同;MODLE:模型孪生;OUTPUT:成果输出; 基于Revit自主研发的数据及监控盘三维协同设计系统,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三维协同设计,高效完成设计、沟通、协同工作。实现在25分钟内,完成枢纽主体框架的模型孪生。在15分钟内,完成出入口正向设计。实现1分钟内自动完成完整的盾构区间模型创建。 评估系统 数字化评估系统,系统基于数据库技术,将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信息和标准规范作为数据基础,构建数字化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大运枢纽工程,提取BIM模型信息,在满足数字化交付率的前提下,将其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评价项目的合规性及合理性,形成完整的设计与评估参数、操作、软件生态体系,进一步确保了数字化设计的质量与效率。 正向设计出图 大运枢纽造型新颖独特,结构形式复杂,为设计者带来挑战,在深度结合国内现行出图标准前提下,基于正向设计的原则开发自动出图工具,包括一键出图、快速标注、构件精准定位等功能。创新性的将三维和二维表达相结合生成图纸,直观呈现设计方案,形成企业三维图册标准。BIM正向设计出图效率提高了91.3%。 绿色建筑 在设计阶段深度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利用BIM技术对指标项进行模拟,实现项目的前评价,应用于方案优化。包括:客流模拟,实现枢纽公共空间优化;疏散模拟,实现枢纽逃生空间优化;采光模拟,实现枢纽空间采光通透性优化;烟气模拟,实现枢纽防灾减灾优化。实现建筑空间有效率提高30%以上,绿色建筑核心指标吻合度提高35%以上。 施工模拟 基于revit平台开发智慧建造模块,为工程筹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效保证施工进度。 真实还原了多个连接节点处异形节点,有效指导了现场的施工作业。 开发地下管线模块化生成软件,为方案实施提供重要指导。 数字化管理平台 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枢纽与周边的三维实景模型进行集成和信息关联,实现对模型精准化、一体化展示,进一步将智慧城市理念精准落地。
1 - 4 of 4 results